果不其然,工信部日前组织起草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着手从行业门槛上推动光伏企业的优胜劣汰及整合重组,不再给落后产能继续混吃等死的空间。虽然目前还只是一份意见稿,但如果不出意外,对于大批中小企业而言,正如哈姆雷特的那句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可以预见,伴随《条件》付诸实施,一轮破产重组浪潮将席卷中国光伏业,行业将在冲刷荡涤的阵痛中真正迎来新生。
工信部吹响“集结号”兼并重组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我国光伏行业经过十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产能过剩长期居高不下,企业状况更是参差不齐。尽管上半年以来复苏形势喜人,但上下游却是“冰火两重天”:光伏电站业务炙手可热,光伏制造业依然是冷若坚冰。那些光伏大厂风光报喜的背后,以此为主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却依然挣扎在生死线上,行业基本面难有改观。
今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光伏新政“国八条”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光伏业兼并重组的导向,即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多晶硅和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综合能耗低、物料消耗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晶硅制造企业和技术研发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的光伏制造企业。
而在随后的8月8日,工信部在北京召集国内主要光伏企业,召开了推进光伏业兼并重组座谈会。工信部相关司局表示,将认真吸纳企业建议,进一步加强实地调研、听取行业意见,并会同投资、财政、商务、税务、金融等部门共同研究,同时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等加强协同配合,加快制定出台《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此举无异于吹响了“大鱼吃小鱼”的集结号,消息一出光伏界顿时风声鹤唳,中小企业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而如今先期面世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无疑进一步坐实了市场的猜测,即行业门槛将成为倒逼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助推器。
平心而论,中国光伏业要想看到经营状况的整体改观、复苏进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则非兼并重组不足以为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才能为企业脱困铺平坚实的道路;终结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的涣散局面,才能淘汰落后产能、发挥规模优势,形成开疆拓土的合力。
“雷声大雨点小”兼并重组何以原地踏步?
虽然兼并重组已是大势所趋,但具体到操作层面,近年来却始终是原地踏步。有业内人士直言,中央政府过于一厢情愿而缺乏强有力的推动手段,光对企业隔空喊话是无济于事的,这也使得光伏行业兼并重组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
一方面,很多大企业自身已成残兵,元气尚未恢复,根本没有动力去兼并重组那些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资产质量差的小企业,何况债务关系混乱、落后产能集中,这样的“烂摊子”更令行业巨头望而却步。连无锡尚德这样的大企业都很难找到合适的接盘方,遑论那些仅剩破铜烂铁、苟延残喘的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光伏产业曾经是很多地方政府一手扶持的经济支柱,那些如日中天的岁月里,中国600多个城市有300多个建起了光伏产业园。虽然企业长期陷入困境,但地方政府不愿轻易放手,何况如今光伏业开始复苏,“盘活”前景看好。一旦企业进入兼并重组程序,背后的政商利益纠葛,往往使得地方政府成为最大的阻力,也足以吓退那些潜在的收购者。
正是“剪不断、理还乱”,一团乱麻的债务关系、盘根错节的政商背景,着实令兼并重组无从下手。要打破这种有令难行的困局,当务之急是釜底抽薪,令那些僵而不死的企业自动失去继续存活的土壤。通过制定出台面向全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与政策优惠相挂钩,不符合条件的厂商从此将寸步难行,从而倒逼它们主动寻求出路。
技术壁垒取代行政审批不战而屈人之兵
从《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工信部显然是要在推进兼并重组方面扬刀立威,不让光伏新政再成一纸空文。《条件》开宗明义指出,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由工信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宏观调控要求会同有关部门适时进行修订。今后有关部门对光伏制造企业的投资、土地供应、环评等监管将依据《条件》,不符合者将无法获得出口退税和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的支持。
从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来看,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成为最大的亮点。按照这一要求,入门的企业年销售额至少要超过3.3亿元,按现在的价值相当于80MW组件、140MW的电池或者6000万张多晶硅片。显然,仅此一道门槛便足以令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自动出局,而存留下来的光伏制造企业的平均规模将上一个大台阶。
而在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应分别满足的要求方面,工信部列出的标准却都是入门级的标准。即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硅锭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棒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200MWp;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MWp;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50MWp。要知道,当前全球光伏制造领域总产能高达80GW,其中有效产能50GW、优质产能30GW、领先产能5-10GW,而市场只有40GW的需求量,这就注定一批规模小、技术差的企业是很难存活下去的。即便是刚刚踏线的企业,在当前产能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要生存也非常困难。
同样,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6%和17%,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4.5%和15.5%,其实也只是入门级的标准。就目前的市场来看,光电转换率不足16%-17%的电池产品已经属于低劣品,相当一部分甚至论公斤售卖。而转换率低于14.5%-15.5%多晶和单晶组件在市场上也已经不多见,尤其是曾经充斥以次充好乱象的“金太阳”落山之后,这类产品将最终销声匿迹。
对于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8%和20%、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6.5%和17.5%。对于多晶硅电池来说,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转换率已经普遍达到了17.5%左右,考虑到每季度提升0.1%的技术进步,即便现在扩产新建,考虑一年左右的建设时期,2014年的主流行业标准都将达到18%以上的水平,当然单晶20%以上国内还是仅有几家大企业可以批量生产。总的来看,这一门槛的制定考虑到了一定的前瞻性,多数企业还需跳一跳才能够得到。
相对而言,工信部对新投产组件的转换效率要求就相当高。以目前主流的156*156电池片而言,多单晶组件转换效率若要分别不低于16.5%和17.5%,即便是大厂商也尚未做到量产。除了提升电池效率外,中国企业恐怕还需在组件封装技术方面下功夫。
《条件》的出台,也体现了“习李新政”简政放权的思路,放弃行政审批而代之以技术壁垒,乍看是放低了门槛,却着实能令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知难而退,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说到底,中国光伏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正是受累于空有规模而无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兼并重组不是最终目的,但却是中国光伏奋发求强的必经之路。想当年,半导体产业经历七落七起,无数企业折戟沉沙;但正是这笑到最后的几家厂商,才让全球几十亿的人口普及了手机和电脑。“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残酷,但却恰恰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对于中国光伏业而言,或许也要经历这样的浮沉历练才能真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