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垃圾不出村——北京建起首个太阳能垃圾处理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7  浏览次数:548
核心提示:珠窝是门头沟不起眼的小山村,最近名声大噪的是:这里建成本市首家农村厨余垃圾堆肥站,百余户人家的垃圾不外运,就地变成有机肥
       珠窝是门头沟不起眼的小山村,最近名声大噪的是:这里建成本市首家“农村厨余垃圾堆肥站”,百余户人家的垃圾不外运,就地变成有机肥,直接施用到果园。4月15日,记者驱车120公里进村探究竟。

走109国道进山,山桃花漫山开放,永定河蜿蜒流淌。珠窝村就在永定河上游,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

村民李德香的家靠近河边,门口挂着“民俗接待户”的牌子。距珍珠湖景区只有2公里,这个小村20多户人家搞起了旅游接待。

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中午,没有游客,李德香家的午餐简单了许多。“就我们老两口,白菜豆腐烙张饼。”厨房门口,两个贴着“厨余”字样的垃圾桶里几乎是空的,只有几个菜帮子和蛋壳。

“山里的景越来越美,快到旅游旺季了,”李德香说,“昨天来了四五个客人,垃圾装了小半桶。这要是小长假,每天要接待四五十人,两个垃圾桶都得装满,差不多三四十斤吧。”

说话间,保洁员李征徒来收垃圾,车上的塑料桶差不多满了。这个小村有170多人常住,平日里每天的垃圾40多公斤,旅游旺季就甭提了,一天三趟,垃圾车都是满的。

记者跟随李征徒来到山脚下的垃圾堆肥站,背后的山坡上是一大片果园。院子里有一排木质棚子,棚顶安装太阳能发电板。棚下是木头搭起来的6间堆肥仓,每间大约1米见方。走得近了,隐约能闻见一股有机质发酵的味道。别看面积不大,全村的垃圾都在这里“变废为宝”。

李征徒将垃圾倒进堆肥仓,再用有着长长探头的温度计、测氧仪测取数据,探头伸进垃圾堆,温度数据往上蹿到了“73度”,李征徒有经验地说:“这个温度差不多,如果低了,就要打开曝气机补充一些氧气。”

他所说的曝气机就在堆肥仓旁的地下,依靠太阳能发电板,曝气机可以每隔半小时自动启动2分钟。即便在没人管理的情况下,堆肥仓也可以自动运行,垃圾45天就可以实现降解发酵,成为有机肥。

“原理和操作都很简单,”据这项工程的设计者、北京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吴敬东博士介绍,珠窝村的厨余垃圾堆肥站投资20余万元,运行基本依靠太阳能,管理方便,可以解决附近4个村庄的垃圾处理。

“有了这间小房子,我们村的厨余垃圾一点儿不用往外运,而且,还盼着其他村的垃圾也运来呢。”李桂荣在珠窝村当了20多年党支部书记,据她介绍,以前,垃圾都往村后的废坑里随意倒,慢慢堆成了垃圾山。前些年,山区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珠窝村的垃圾也开始分类外运,不过,往镇里跑一趟几十里地,成本太高。

“这些肥料已经发酵了20多天,再过20多天,就能成为有机肥,正好赶上果园的第一次施肥。”李桂荣说,山坡上15亩果园,每亩地需要半吨肥料,一吨有机肥将近1000元,“现在好了,堆肥站产的肥料直接运上山,连运输费都省了。”

吴敬东介绍,经过化验,农村厨余垃圾堆肥产品总养分、有机质含量都达到了有机肥料标准,可以就地使用。

更重要的是,垃圾就地消纳,渗滤液无外漏,不存在二次污染,对水源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据市水保总站主任毕勇刚介绍,北京市自2003年开始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在小流域内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今年,本市将在7个山区县、12个村庄继续推广这项技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