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在线报道,这被视为力挺光伏产业的“强心剂”。在光伏企业众多的浙江,它立即激起了市场多重反应。11月23日,位于长兴的中钢集团屋顶光伏发电站,启动试运行;11月28日,海宁皮革城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并网……深陷危局的光伏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政策曙光。
电网:愿当光伏保姆
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朱炯向记者介绍,从11月1日开始,6兆瓦及以下容量的光伏发电项目,可直接在当地电网公司申请并网,电网企业承诺在45个工作日以内免费为其办理全部并网流程,且随时提供并网相关问题咨询服务。
电网公司受理、制定接入电网方案、并网调试时,不收取任何费用。常规发电项目并网要交纳的系统备用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无需交纳。项目接入引起的公用电网改造部分也由国家电网承担,接入用户仅需承担自用部分少量的电缆线路投入。
朱炯说,2007年起,省电力公司已初步解决了光伏发电并入大电网传输管控等问题,为规范光伏电站接入做好技术准备,并成立了新能源推广应用协调小组,建立新能源推广应用机制。目前,省公司正在着手编制实施细则,明确相应的工作流程、技术要求及价格政策。
省电力公司还提供保姆式接入服务。因为光伏项目进入门槛低,项目业主往往不具备电源(电网)相关经验和知识。为此,省电力公司特地编制了光伏发电并网服务手册,内容包括基本流程、申请与办理指南、技术与政策咨询等。
企业:喘息机会来了
作为正泰新能源开发公司项目经理,这一天,杨林盼了4年。只是这一刻,听着升压站里传来稳定的嗡嗡声,他有一点恍惚,真的要并网发电了?
就在一个多月前,杨林还不能确定这一天何时才能到来。从2009年被确认为首批金太阳示范项目,由正泰负责的中钢集团屋顶光伏发电站,进展可谓“一波三折”。
2011年2月24日,该项目获得湖州电力局出具的接入系统可行性研究评审意见,项目作为自备电厂,自发自用余量上网。10月,项目业主提出并网要求。然而,根据当时浙江物价部门的政策——“与电网连接的企业自备电厂均应向接网的电网公司支付系统备用费”,这个屋顶光伏发电站每月需增加费用支出56万元,加之当时浙江光伏上网电价并未明确,这事儿就这么搁浅了。
直到今年7月,浙江物价部门明确了光伏上网电价。秉承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积极态度,湖州电力局原则同意消纳光伏电能。但由于电站性质改变,需重新进行接入系统论证。
不过,10月26日下午,杨林突然看到了曙光。当天,湖州电力局客户服务经理沈斌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新规,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湖州电力局还专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服务小组,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并帮助企业逐步完善保护系统等。
“绝对是眼前一亮。”杨林这样形容听到消息的刹那。他相信,11月按计划投产的任务他可以圆满完成了。
居民:发电账算不好
光伏电站要像“装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千家万户,还不能一蹴而就。
成本首当其中。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陈哲艮教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国东部的年光照只有1300小时,换算下来每瓦的年发电量只有一千瓦时。按照眼下的安装成本来看,每瓦的成本约10元。“但我省居民的用电费用是1千瓦时0.53元,需要20年才能回本。即便是补贴0.3至0.4元,也需要10多年才能回收成本。因此吸引力并不大。而且光伏发电虽然有25年的使用期限,但是缺乏可见的实际案例,因此也会影响百姓的投资信心。”
电网升级换代和产品标准缺失也是难题。太阳能是间断性发电,当入网比例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对于电网的实时调峰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如果电网的升级没有跟上,将会影响电压的稳定。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仅有的20项国标,远远不能达到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