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光伏“寒冬”昱辉阳光逆势增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2  浏览次数:715
核心提示: 2012年以来,竞争已然激烈的中国光伏行业,在国际上又遭双面夹击。在国内光伏企业遭受双反之苦时,昱辉阳光集团却屡获订单,成
       2012年以来,竞争已然激烈的中国光伏行业,在国际上又遭双面夹击。在国内光伏企业遭受“双反”之苦时,昱辉阳光集团却屡获订单,成为行业寒冬中的一抹亮色。10月15日,昱辉阳光将总量为10MW的多晶硅太阳能组件运至saferay,用于位于德国斯希W尔茨海德附近一家新建的光伏电站。在此之前的8月,昱辉阳光刚刚宣布向澳大利亚领先的光伏系统安装商True Value Solar提供8MW高性能组件,且产品已在该月底发货。

另辟蹊径输出品牌

“美国发布的对华光伏产品关税征收办法是针对在我国大陆制造的电池及组件,而昱辉阳光售往美国的产品非我国内地制造,不会受新关税的制约。”昱辉阳光集团CEO李仙寿针对记者的疑问回答得很干脆。

他分析说,我国的光伏产品80%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企业往往在这些地区设置了营销机构,却把制造业留在了中国。这给当地光伏制造商留下了借口,认为中国企业凭借国内的低成本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导致市场价格下跌,当地光伏企业利润下滑,从而抵制中国光伏产品。“事实上,近年崛起的中国光伏产业技术领先,不亚于任何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很强的竞争力,完全可以凭借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正因为较早意识到这一点,如今昱辉阳光已凭借技术实力和品牌知名度,走出了一条中国大陆以外工厂代工、实现品牌输出的道路。据介绍,昱辉阳光的电池及组件现在主要由中国台湾企业代工生产,并正在欧洲范围内寻找合适组件厂,并考虑将视市场发展情况,适时收购。目前,昱辉阳光正抓住这一难得的国际化机遇,调整自身结构,加速国际化进程。

创新才是御寒根本

光伏企业遭受的“双反”调查表明,过去那种依靠增加产能、扩大规模来增加竞争力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众多光伏企业迫切需要谋划转型。随着中国人力、电力、资源等成本的上升,单纯依靠价格战参与国际市场已经成为过去,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掌控核心技术才是未来企业立足国际市场不败之地的硬力量。

作为“技术派”的昱辉阳光,目前每年的研发投入至少2000万-3000万美元,并长期持续对硅片、电池等产品的效率进行研究。今年,昱辉阳光已经向市场推出微型逆变器,2013年还将推出小型储能系统、大型储能系统以及离网系统等,并将生产即插即用型产品,实现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一体化构成,让消费者自己就可以安装,从而减少昂贵的安装成本。

“光伏产业在系统集成领域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李仙寿说,“明年我们将加大对系统集成和整体系统效率提升方面的投入,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使太阳能电力更具备挑战传统能源的资源的竞争力。”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