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讯 德国一直被视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典范,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5月15日,德国太阳能和风能达到峰值,可再生能源提供了87.6%的能源需求,创下了历史性的纪录。这也让德国提出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Energiewende(能源转型)”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本篇文章将带您了解德国能源转型的路径、现状及挑战。
被逼出来的纪录
德国是经济大国也是能源大国。然而,德国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2013年,无烟煤、石油、天然气、铀燃料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87.2%、97.7%、86.8%和100.0%。这也是德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保障本国能源安全的动力之一。
2014年德国一次能源消耗为311百万吨油当量,排名全球第7位,其中化石燃料占主导地位,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分别占35.9%、20.5%和24.9%。可再生能源是德国第4大能源,占消费总量的10.2%。风电装机容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光伏装机容量仅次于中国,位列全球第2;核能与水能的占比分别为7.1%和1.5%。令人欣喜的是,德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呈下降趋势。2014年的排放总量占全球2.2%,排名第6位,仅相当于德国1990年排放水平的77.0%.
在电力方面,近年来,德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量增加迅速,2000年仅占6.4%,目前已成为主力电源,201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超过35.5%,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分领域来看,2015年,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总量为122太瓦时,仅次于褐煤和无烟煤。在风电大发的12月,风力发电量甚至高于褐煤的发电量。今年5月15日,德国又创造了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纪录,当地时间下午2点,据柏林的电力研究机构Agora监测,德国太阳能和风能达到峰值,负荷需求为57吉瓦,可再生能源供电达到45.5吉瓦,实现了87.6%的电力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创下了历史性的记录。这也让德国总理默克尔实施的“能源转型”政策提前看到了一丝曙光。
德国能源转型的政策包括温室气体减排,逐步淘汰核电,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等。电动汽车、储能、燃气则将被纳入弹性选项。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再次提高,德国政府对于未来电力市场的变动进行了远景展望,并提出了电力市场2.0的规划,以适应德国深度的绿色转型。
逐步弃核新气象
因国情不同,各国对核电的态度不一。反对核电的观点认为:核电站存在巨大的风险,比如广为人知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料有辐射,且储存成本很高;可用的铀资源有限,其价格在30年后可能高到难以承受;风电和光伏的波动性与核电间的互补特性并不明显;核电占全球能源供应不到6%,未来也很难有较大比例的增长,对于降低全球碳排放的作用很小。因此,即使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且认为核电风险可控,核电仍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德国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将核电视作极大的风险,站在反核这一边。德国计划2022年前关闭所有的核电站。,并制定了详细的关停核电时间表。一些人担忧受弃核政策影响,德国的总发电能力会下降,而碳排放产量会有所增加。然而,事实证明,弃核并未影响德国的电力供给以及电力出口。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2012年德国的电力出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远期来看,到2020年,德国现有的备用发电容量,新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以及需求侧响应能够提供24.7兆瓦的发电容量,完全可以填补关停核电后带来的20.9吉瓦的发电能力空缺。
能源转型启示录
德国能源转型的政策包括温室气体减排,逐步淘汰核电,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等。电动汽车、储能、燃气则将被纳入弹性选项。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再次提高,德国政府对于未来电力市场的变动进行了远景展望,并提出了电力市场2.0的规划,以适应德国深度的绿色转型。
德国能源转型的核心是:逐渐减少煤电与核电装机,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并降低能源消费。随着风电和光伏的规模不断扩大,德国正在努力降低对化石能源和核能的依赖,可再生能源逐渐由“配角”变为“主角”。
德国的能源转型至少在两个方面值得中国借鉴:其一是较高的公众参与度,89%的民众支持能源转型,85%的居民愿意为能源转型买单,他们认为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生活方式上的转变;其二是合理的监督评估机制,德国转型目标非常明确,设立了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对每年的转型情况进行检测,提供完整的检测报告,评估是否与既定的目标和路径发生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