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讯 日前,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第二次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终裁结果:认定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裁定中国大陆厂商倾销幅度26.71%~165.04%;补贴幅度27.64%~49.79%。根据相关程序,2015年1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做出损害终裁。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光伏双反的裁决对国内光伏企业最大的负面影响莫过于税率将大幅提高,主要为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从而导致成本提高,销售价格增加。不过,此次双反未将硅片纳入到双反调查范围内,硅片制造商也免于惩罚性扣税。由于单晶硅产品在海外市场认可度普遍较高,转换效率明显高于多晶硅产品,因而单晶硅片生产商受益更为明显。
短期税负增加有冲击
据悉,此次双反后,中国大陆太阳能企业的反补贴税率为26.89%至38.72%,反倾销关税则平均为52.13%。43家企业如英利、阿特斯及其他企业的反倾销税率将从42.33%增到52.13%。未列入名单的其他中小太阳能企业反倾销税率甚至高达165%。
江苏一家拟上市光伏企业高管告诉记者:“美国双反关税的额度非常高,若按照此关税额度去缴的话,在国外肯定卖不出去。目前来看,如果双反税率执行,短期税负的冲击很大,光伏企业海外业务必然受到影响,份额和利润都会下滑。”
据太阳能光伏网数据,多年来,美国一直是我国光伏主要出口市场之一,2013年约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14%。按美国预计,今年光伏安装量约在5GW至6GW,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国组件产品。对江苏而言,此前双反已使13亿美元光伏出口受累,占了全国的四成多。
为应对美光伏双反冲击,前述高管认为,一方面国内光伏企业可以考虑抱团,集体参与应诉维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兴经济市场,减少美国市场的损失。当然,很多企业目前都已经在实施海外投资建厂规避贸易壁垒,这种方式最为直接有效,但投资成本不低。
单晶硅借机获益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从上游的铸锭/拉棒环节开始,产业路线分开两头:一头是以拉制单晶棒为主的单晶路线;另一条则是熔铸多晶硅锭为主的多晶路线。单晶硅和多晶硅的生产工艺各有差别,但总体来说,单晶硅的技术门槛要求高,转换效率高,发展前景更被看好。
宏源证券[0.00% 资金 研报]研报分析,若此次双反裁定最终执行,将唯一有利于国内单晶硅片制造企业。因为单晶产品价格较高,所以多次双反制裁都未在限制的倾销产品之列,而全球的光伏产品也逐步形成以欧美日为核心的高单晶产品应用市场,对美出口商也会从多晶转向单晶产品,单晶硅市场覆盖率有望提升。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作为上游重要原材料的硅片并未纳入此次双反调查范围,对硅片出口并无影响,单晶硅片制造企业更受益。具体来看,一方面,美国主要生产的电池组件是高效单晶组件,这与和西方国家组件成本不敏感和用户习惯有关,因此大部分进口都是单晶硅片。”
陕西当地一家上市光伏企业高管分析:“双反对于公司的海外市场并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公司会根据双反的具体情况制定策略。国内市场目前单晶产品使用比例不高,单晶硅各项指标均优于多晶硅产品,市场空间很大。相信光伏市场未来就会进入单晶硅时代。”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不少光伏企业也正在向单晶品类转型。隆基股份[7.85% 资金 研报]此前定增19.6亿元加码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从而在全球单晶市场掌握了较大的话语权;晶盛机电[-0.86% 资金 研报]今年9月公告,公司拟对部分募集资金投向进行变更,变更后的投资项目为“年产100台单晶硅棒切磨设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