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各方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取得更大发展,确保全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300万千瓦以上,为此,能源局准备就进一步发展分布式光伏下发通知。专家认为,分布式光伏未来一段时间将迎来快速建设期。
分布式光伏潜力巨大
欧美市场曾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地,近年来,受国际贸易壁垒加剧、欧美等国消减政府补贴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遭受重创。随着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积极协商,光伏争端一度得以缓解。得益于此,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出现回暖。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85%。
短暂回暖后,我国光伏业并不平静。今年年初,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发起二次“双反”调查,并于7月下旬作出倾销初裁。无独有偶,欧盟光伏制造业也拟于今秋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反规避调查申请。面对重重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产业推进市场多元化已迫在眉睫,而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将是扩内需的必然之举。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处于成长阶段,光伏发电占比仅0.33%左右,与欧洲发达国家对比仍非常低。另据国家能源局测算,全国建筑物可安装光伏发电约3亿千瓦,仅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就可安装8000万千瓦,潜力巨大。
东北证券[0.58%资金研报]研究员杨佳丽分析认为,当前分布式光伏在实施细则层面还有较多难题,这使得上半年行业整体推进低于预期。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就《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征求意见,正式政策有望于近期发布,随着政策细则的出台和商业模式的清晰化,下半年提速是大概率事件。
屋顶安装困难重重
“企业的现有屋顶,绝大部分都没有考虑到光伏发电的要求,承重、防漏、安保都有不少问题。”浙江省能源局局长吴胜丰告诉记者,比如,拥有10万平方米屋顶的大型企业,通过出让屋顶获得的电价节省不超过70万元/年。如不考虑社会责任和政府推动,衡量得失,许多企业不愿意提供屋顶。吴胜丰表示,由于缺乏强制性,光伏发电项目落实屋顶困难重重。
即使条件适应的屋顶找到了,建设方和业主在合作方上又经常发生分歧。由于信任度不够,屋顶业主担心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建设方则担心业主缴费困难、建筑物是否有持续性,加之项目收益分配众口难调,项目建设往往难以启动。
除了屋顶安装难题,企业融资也遇到不小阻碍。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决定由沈阳西东控制集团承建20兆瓦城市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总投资需要1.8亿元,其中建设单位自筹2000万元,业主单位和合作企业筹集4000万元,还需贷款1.2亿元。而银行由于建设单位授信额度和对项目长期收益风险的问题拒绝贷款。
此外,吴胜丰透露,目前个别市县电网接入周期仍偏长,并网手续繁琐。光伏发电投资方提出的光伏发电就近消纳要求很难执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进。
纯依赖政策难以为继
“在我国发展分布式太阳能还有难度,关键在政府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企业要主动发展,解决问题;金融机构、电网等关联企业也要密切配合。”吴新雄一句话为分布式光伏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进分布式解决屋顶资源缺乏问题首当其冲。浙江省坚持限制性要求和激励推进相结合,明确用能大户和屋顶面积大的企业参与光伏发电的责任义务,并要求新建厂房需预留安装光伏发电空间。比如,浙江嘉兴市规定对新增建筑屋顶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商业和公共建筑、新建年综合能耗超过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和屋顶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按照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标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屋顶光伏电站。
虽然目前国家对光伏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但任何一个产业,单纯依赖政策难以长久为继。必须创立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让光伏产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吴成贵介绍说,三水在解决光伏电站建设融资问题上,积极探索了金融创新的模式,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引入金融和保险机构,通过金融平台和保险产品,让一个个发电项目变成一个个资本市场运作的项目。在三水工业园区,130兆瓦项目必须购买国内保险公司提供的25年光伏组件质量险和逆变器质量险。与此同时,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险初步方案已经确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电量损失险确保光伏电站质量,同时该险种可以在电站运营期间,对电站年发电量或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进行保险,当电站发电收益不能覆盖银行贷款时,由保险公司进行补偿。
“体制问题,实际上是政府支持模式创新问题。除了政策支持,我们从管理、并网、运维全方位加以支持。通过引进专门的光伏云公司等专业第三方,负责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融资、总成、营运、安全、计量、信息等服务,有效解除了投资方、屋顶业主的后顾之忧。”嘉兴市市长肖培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