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几轮较量后美国对我国的“双反”的实际意义并不太大。在经历欧美“双反”后,中国的光伏企业已经调整了市场结构,分散了风险,提高了在亚非拉市场的比例。中国光伏企业实现了一个重生,无论在市场多元化还是科技进步方面,特别是在光伏产品的成本和附加值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光伏产品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在逐步降低。数据显示,受第一轮欧美“双反”调查影响,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对美欧出口量大幅下降,较2011年分别下降约30%和45%。
目前,美国起诉中国光伏产业,其原因也不仅仅是出于产业考量,政治因素也掺杂其中。所以,在中国光伏业以及中国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所涉争端中,欧美国家所标举的指控理由固然堂皇,却不地道。
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贸易摩擦高发态势很难避免。近年来,在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同时,我国也成为全球遭受贸易调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年以来单单美国就对中国手机和平板电脑、电子防盗产品、集装箱、轮胎、甲磺草胺产品发起3起知识产权“337”调查等发起一系列的“双反”的调查。
面对近期频频发生的外贸争端,我们还是要用平常心来看待。其实,“双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年遭遇“双反”却只能“口头抗议”,可怕的是在交了多次学费之后,政府和企业还没有 “刷经验,练技能”,没有提升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应变能力和反击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合则多赢,斗则俱伤”已经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和解”也为贸易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具有示范性的标本。从中不难得到三点启示:
一是中国从政府到公司层面都进行了积极应对,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中国政府对欧盟挑起的光伏贸易争端反应迅速。在欧盟宣布初裁的当天,中国政府宣布启动对欧洲葡萄酒反倾销调查。此举正中要害,欧盟的葡萄酒出口大国法国、意大利恰好是这次对华光伏案的支持者。
二是贸易争端的解决需要政府强力而恰到好处的支持。此前在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中,李克强总理的外交斡旋功不可没,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案损人不利己。”中国分步在北欧、南欧、中欧、西欧开展全方位各有侧重的“经济外交”,为冲突的最终软着陆提供外交支持。
三是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了作用,联合大小企业齐心合力维护权益。中国机电商会组团去欧盟谈判,大小光伏企业集体参与,打破了以往过分依赖政府的行为,形成了政府、行业商会、企业齐心合力争取的局面。
但要从根本上消除与欧美各国的贸易争端,除了积极应对、总结经验之外,中国自身也有很多工作要做。譬如,调整那种对出口产业过度呵护的产业扶持政策,让企业在市场的风雨中自由搏击成长;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督促企业阳光治理合规经营等,打造国内公平竞争环境。
摩擦之中有磨炼,挑战之中有机遇。美针对中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是压力,也是倒逼中国加快市场化改革的动力。认识到这一点并切实付诸实践,对于中国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