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经历迅猛发展后仍然处于低谷时期,这是因为我国光伏产业的特点是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中间阶段,对上依靠进口核心部件,对下依靠出口光伏组件。前些年有的地方动不动就上马数百亿乃至于上千亿光伏项目,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国际市场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威胁到产业安全。而脱困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光伏产业内销市场,将光伏产业链条由上游向下游不断延伸。
据悉,目前在全国由个人自愿建立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仅有1000个左右,可见在我国要建立成熟的光伏产品消费市场还要经历市场启发、培育等漫长路程,而究竟何时能够实现内需市场的繁荣取决于以下措施是否成功:
要靠示范带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3年到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分布式光伏18个示范区项目,用以促进屋顶电站建设。国家通过建设光伏示范项目,在新兴市场的发育过程中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要靠政策扶持。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支持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按照政策规定对光伏发电价格实施政策补贴,让新建光伏下游项目有利可图。
要靠科技创新。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家手里,如铜铟硒、铜铟镓硒和碲化镉薄膜电池等还要高价进口。如果太阳能电池厚度从180微米降到160微米,太阳能电池硅用量可减少10%,组件成本可下降6%。晶体硅电池效率提高1%,发电成本可下降6%。近年来我国光伏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专家们估计,今年我国可望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这为光伏产品的商业化提供了市场运作可能性。
要靠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屋顶太阳能电池设计安装应该建立门槛准入制度,明确资质标准,便于商业模式形成,到底是由太阳能发电生产厂家负责设计、安装、调式并承担相应责任,还是由居民用户自行购置散件组装?在此方面制定实施细则,可以确保太阳能发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此外,应该尽快建立屋顶太阳能发电系列产品的国家强制标准,把太阳能的组件和建筑屋顶进行一体化建设,估计目前农民保有房屋约300亿平方米,然而绝大多数房子在抗震、节能、卫生和环保等方面都不太好,解决了光伏产品安装屋顶承重问题,将为光伏产业向下游延伸铺平商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