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美光伏制造商“状告”中国同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8  浏览次数:583
核心提示: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太阳能板制造商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ECD)公司向密歇根州东部地区法院递交了一份法律文件,其中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太阳能板制造商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ECD)公司向密歇根州东部地区法院递交了一份法律文件,其中详细阐述了天合光能、英利绿色以及尚德电力3家中国企业与多晶硅供应商共同“密谋”,商定市场价格的行为。该公司还以“垄断市场”为名向上述3家公司索赔9.5亿美元。

据中国贸易报报道,除在国家层面,美国商务部自去年10月公布对华光伏“双反”终裁税率外(根据裁定,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和出口商将面临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在企业层面,中美光伏产业“交锋”也已经拉开序幕。

美企索赔9.5亿美元

作为原告,ECD是一家已经倒闭的企业,而此次出面提出诉讼的则是被称为该公司“追债人”的John Madden。据了解,John Madden身负ECD破产管理人一职,目前也是一只信托的负责人,而创立该信托的目的就是替ECD的债权人追讨债务。

媒体爆出的上述法律文件指出,天合光能、英利绿色和尚德电力3家公司共同“密谋”,试图非法占领美国市场,将其超过95%的产品出口海外,以被人为压低的价格在美国倾销产品,并获得市场统治地位。而正是这种行为致使美国市场充斥大量低价太阳能电池板。

“3家中国公司以大幅压低的价格将太阳能电池板出口至美国,试图持续破坏并伤害竞争对手。”John Madden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公司希望达到破坏市场竞争的目的。

此外,在诉讼文件中,John Madden还用“共谋犯”这一字眼来形容3家中国的银行,并称中国制造商以低于市场的利率从上述银行中贷款逾170亿美元,并获得延期付款的优惠。此举已经属于美国商务部定义的“非法补贴”范畴。

与此同时,John Madden代表ECD向3家中国企业提出了高达9.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并称这一额度是十分合理的,但是仍要由法院进行核准。

实际上,ECD并非第一家在美国本土起诉中国光伏企业的公司。就在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终裁结果的第二天,一家名为Solyndra的美国光伏企业就在加州北部的一家地区法院,对同样的3家中国公司——天合光能、英利绿色以及尚德电力提起反垄断诉讼,声称这些公司的垄断行为给它造成了高达15亿美元的损失。截至目前,该案还在审理当中,公布结果还有待一段时间。

中企接连成“被告”

一位光伏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中美国家之间的光伏战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不排除未来还会有美国企业代表自身利益“单挑”中国企业的现象。

“我们已经收到被指控的通知,也开始对诉讼文件进行核实,目前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公司这一指控是毫无事实依据的。”英利绿色法律部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Solyndra还是ECD都已经宣布破产,更多的美国公司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经营策略,而不是向中国竞争者身上泼脏水。”

该人士表示,将积极应对美国公司的这一无端指控,并坚信自己能在上述两起案件中取得好结果。

日前,天合光能也表示,公司将“积极为自己抗辩,应对诉讼中毫无根据的指控”。

据了解,ECD及旗下子公司Uni Solar被誉为非晶硅柔性薄膜组件领域内的创新者及主流生产商,但是其在纳斯达克[微博]公开上市的整个期间内,始终无法实现年度盈利。仅有尚德电力曾试图使用由应用材料Sun Fab一体化生产技术生产的非晶硅薄膜组件,与ECD形成竞争。尚德电力方面承认曾使用此种组件装饰了其位于中国无锡的总部,但也表示该公司在ECD提出破产之前很久就已经撤出了薄膜市场,根本不存在与ECD的正面对抗。

尚德电力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据他所知,欧美两国的“同行”针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绝不仅限于单个诉讼,他们还动用各种手段发难中国企业,“SolarWorld就曾经于2009年联合Conergy在欧盟发起对华光伏反倾销诉讼,2011年又于美国发起对中国光伏‘双反’,直至2012年在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后再提出反补贴调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通过政策之手,以争取更利于自身发展的市场环境。”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