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资本大鳄华丽转身 新一代光伏帝加冕可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30  浏览次数:537
核心提示: 7月29日讯 海润光伏(600401.SH)本月初的一则公告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推向了前台,规模近500MW、涉及资金近42亿元的电站建设合同
        7月29日讯 海润光伏(600401.SH)本月初的一则公告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推向了前台,规模近500MW、涉及资金近42亿元的电站建设合同也震动了整个中国光伏业,后者还顺带控股收购了海润光伏的6个光伏电站,全部交易金额达到47亿元。在光伏大气候乍暖还寒之际,对于这家曾经煊赫但如今深陷巨亏泥潭的企业,是何方神圣出手如此阔绰?答案是顺风光电(01165.HK),一家曾经名不见经传、但今年来声名鹊起的光伏新秀。很多光伏人应该还记得,今年5月份斥资9300余万元从破产重整的无锡尚德手中收购其新疆光伏资产的,也正是这家顺风光电。之所以能够屡屡上演“小鱼吃大鱼”的戏码,并不在于这家公司有多么神通广大的背景和能耐,还要归功于它的实际控制人--上海富豪郑建明。

“脚踏两条船”的光伏第一人

提起郑建明,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没错,除了顺风光电的幕后老板,他在光伏界的另一个身份,还是江西赛维(LDK.NYSE)的第三大股东,位列创始人彭小峰及恒瑞新能源之后。以一人之力而脚踏两家企业,在中国光伏圈尚无出其右者。

资本大鳄华丽转身 新一代光伏帝加冕可期

与多数光伏大佬不同的还有,郑建明最初既非如施正荣一般的技术精英,也非彭小峰般天生的创业型企业家,而是辞职下海的学者出身。如今已经鲜为人知的是,他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海南特区时报》副社长等职务。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南辟为经济特区,中国最初一波地产投资热潮涌现。至1993年海南地产潮退,当潘石屹和冯仑慨叹“钱多人傻速来”而转战北京并相继发迹,郑建明则选择进军当时还不愠不火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开发了上海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公寓。时至1998年,香港遭遇东南亚金融风暴冲击,楼市价格迅速腰斩,郑建明遂果断进军香港楼市。与多数炒家选择住宅不同,郑建明在香港专注炒卖写字楼,从2002年起五年间劲赚5亿港元,一时成为名动全港的炒楼高手。

另一方面,2000年开始,郑建明在上海的投资也进入快速扩张时期,其下属的明申实业和钱江实业相继开发了“明申中心大厦”、“钱江商务广场”等数个住宅及商业地产项目;而在海南出手整顿烂尾楼之际,郑建明见机又重返海南楼市,先后在三亚、海口等地圈地3000余亩。

虽然在房地产行业风生水起,但郑建明的志趣显然还不仅于此。他在世人眼中真正崭露头角,还在于2010年的国美电器“陈黄之争”。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郑建明已不动声色跻身国美的股东行列;他当时持有约3.6亿股国美股票,市值高达8.5亿港元,超过当时国美总股本的2%,甚至较陈晓的私人持股还要多。

 
 
[ 企业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企业新闻
点击排行